Saturday, October 26, 2019

Teachings on facing illness by Garchen Rinpoche

在素樸的舞台中式法座前,矽谷國際會議中心舞台的前排方桌上,長長安放著數百張新舊、尺寸各異的照片。
照片主角有男有女、有白髮爺爺奶奶、也有裹在柔軟襁褓中的嬰兒,以及更多張大晶亮黑眼的各色小狗、貓咪、鸚鵡、白文鳥、天竺鼠等,也有許多顯現歲月痕跡的黑白照,透露著所有眾生都嚮往著追求快樂、遠離痛苦的共同願望。
在大眾唱誦中文南無觀世音菩薩咒聲中,仁波切神采奕奕地、準點來到現場,一路緩步微笑著、經過特別為重病輪椅者隔出的寬敞走道,及座位區合掌期待的陪同家屬們,向會場從七點陸續入座的四百多位病者、家屬及會眾揮手道早安。
面對舞台下張張期盼的面孔,仁波切誠懇而精確的,循循教導病患與家屬們,從「消業」及「累積福德」的角度,重新看待自己的疾病,不僅找出眼前導致痛苦的根本原因,也為今後的快樂找出方法:
仁波切開示說
今天要和諸位談一下「病苦」這件事情,具足善巧方便的佛陀教導了我們,如何能夠承辦快樂、並且遠離痛苦的方式,我們必須要知道的是,要將苦一一消除是做不到的,除非從苦的根源去解決他,否則不可能消除得掉所有的苦。
知道痛苦成因,才能消除痛苦
因此應該要知道什麼事情會造成苦?痛苦的成因就是煩惱,唯有消除煩惱,我們才可以生生世世不需要再受苦。
而今生所受的苦,包括疾病在內,都與往昔過去生所造的業有關,要認識到這一點,為了來世不再受苦,就必須滅除煩惱,這是我們應當建立的觀念。
由於我們過去不能正確認識「煩惱是造成痛苦及疾病的主因」,因此過去生已經造業,今天之所以會受很多苦,是過去業果報所致的。
那麼何種煩惱為因,造成今生的痛苦呢?其實包括我們內心當中的嗔心、貪欲、吝嗇心與嫉妒心。
抓到原因後,轉煩惱為道用
我們在這些煩惱驅動下,過去生可能曾經殺害他人性命、搶奪他人錢財、對他人造成許多傷害,都令我們與其他生命結下冤債,我們在這些方面造下惡業,因此今生會受到痛苦與疾病的果報。
我們必須要正視這些問題,是由於煩惱所造成,才能將痛苦轉化為自己繼續往前發展動力,也就是「痛苦轉為道用」。
疾病是痛苦的一種,但我們要先認識到,疾病的來源,與過去煩惱有關,與過去所造的業、所造成冤債都有關。
然後可以去瞭解,現在所受的苦,其實是在淨化過去造的業,是對自己有利的,就像是生病透過動手術來康復,但手術仍有代價,例如可能過程中很不舒服,但最終手術對於治癒疾病,是有幫助的。
痛苦是在消化往昔業障
或你在接受醫療過程中,必須以付出金錢做為代價,但最終都對自己有益處,因此即使暫時付出代價,但最終還是對自己有利,因此還是值得去做。我們現在在受苦,是因為過去煩惱所造的錯誤及惡業,這點是我們必須瞭解的道理。
就像是世間有一句話這樣說,欲知過去因,今生受者是,想要知道過去生生世世很多生我們做過什麼事情,而導致了今生的快樂與痛苦,其實就看今生感受的果報就可以。
例如過去造過善業,因此產生快樂的循環,不善業導致煩惱的循環,這些都與我們心中是否有愚痴、煩惱有關,因為心中不斷起煩惱,或起慈悲心,因此會產生循環的效果。造善業會有快樂結果,心中有煩惱而不斷循環,就產生痛苦結果。
一切與慈悲相關之事,就是快樂之因
所謂「善惡業」的判斷標準何在呢?一切與慈悲相關的事,不論從世間角度或宗教角度來說,都可以算是善的,涉及嗔恨、嫉妒、吝嗇心等想法,不論從世間或從宗教角度,都是會導致痛苦的。
因此我們首先要認識此點,舉例而言,如果我們對他人總是懷反感、總是有嗔心,最終會導致自己痛苦,先將事情的前因後果,仔細思考一遍,對於現在感受痛苦程度,一定能夠減輕一半。
也不要一直去想著「我在受苦」,不要覺得只有自己在受苦,在此世界上,凡是做為人,做為有身體的生命,因為身體一定會壞,因此一定受到痛苦,不是只有自己會感覺痛苦,從業力因果角度思考,我們的痛苦就會減輕一些。
朝外看,不要一直看著自己的病
因此面對痛苦的第一件事情,給大家的建議是,要去思維痛苦的前因後果,第二個建議是「心不要一直放在『我生病』這件事情上」,一直在想「我現在生病,處於不好狀況,」這樣也會減少疾病的耐受力。
取而代之的可做之事,如果有信仰的話,可以看阿彌陀佛法相,佛像畫像都好,總之要向外看,不要一直往內想,不要一直想著「我在生病」。
向外看,如果有信心的話,也可以看著前面天空虛空,不論你信仰為何,可以去觀想信仰的佛菩薩、觀音、度母、阿彌陀佛都好,同時也可以播放咒語、觀音名號等等,讓咒語的力量轉化心中的念頭,讓心不要一直停在疾病這件事情上,日久可能真正可以化解疾病,甚至可能因此康復。
有些人在諸佛菩薩大悲加持下,也有可能從嚴重疾病康復的。當然康復與否,也是與過去業有關,過去可能受皈依戒或戒律誓言,但並未善加持守、戒律衰損,因此受到苦難,在這樣前因下,導致後來疾病不容易康復,這種事情也是有的。
不要把康復當成唯一期待
至於有些人生病後必定會去尋求醫療、乃至於具辦法事、修法等,在治療過程中,不要只想「這是為了健康」,也不是說這樣做就一定會康復,不要只是把康復當成唯一期待。
應當認識到,世界上沒有人最終長生不老,所有人都難免一死。
死亡是身體,並不是心靈,關於這一點,也請務必認識。今天我生病了,需要透過醫療和法事來改善,今天能痊癒,是和我自己往昔善業、諸佛菩薩大悲加持、皈依戒律加持等有關,若不能痊癒,還是和我過去業力有關,必須要有這樣的認識。
我一定會死,死後我想去哪裡?
假使我今天疾病無法改變,即使不能痊癒,也必須為往後做考量,要去思維「如果今天我真的必須面對死亡時,我寄託的對象為何?阿彌陀佛、西方極樂世界就應該是追隨嚮往之地」。
譬如你可以多去觀想西方極樂世界,去憶念西方極樂世界的功德、阿彌陀佛的功德,常常發願、唸誦《極樂世界發願文》善加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等,如果今天疾病確實難以挽回,就可以去思維:「到底往生好呢?或這樣繼續這樣拖著好?」如果確定往生好,就應當去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為了能夠投生西方極樂世界,現在就要好好為此做發願。
疾病淨化了我的業力,又讓我布施
「如果現在疾病無法痊癒,是和我的過去業力有關,現在透過感受業報來清淨過去業力,是對我非常有幫助的」,要這樣思維。
有些人會問說,「那我這些花費醫療的金錢,是不是就白費了?」絕對不會白費,這些醫療還是必要的。除了對你自己的醫療幫助外,這些醫藥費也可以成為對醫療院所與人員的布施,因為在龐大醫護機構中,需要很多醫療人員,也需要金錢支助,才能作更多幫助病患之事。
因此你付出的醫療費是不會空耗的。
人身的一次頭痛,都能消化三惡道的三百年惡業
除此之外,你接受病苦的現狀,對於疾病有幫助,對於清除過去罪業也都有幫助。就像是過去成就者祖師說,說我們身而為人時,那怕是一次頭痛,(淨罪的)都能淨除過去業障,消業力量都超過在三惡道中,受苦三百年。
因此人道過程中,罹患疾病的消業力量極大,這點我們也必須有此認識。
此外做為佛教信仰者,假使今天由於疾病而無法進食,就可以藉此機會受八關齋戒而不吃,以守戒律也有戒律功德,若今日無法講話,也可受禁語戒律,就有戒律功德,這都是苦行的一部份,可以藉由你現有疾病狀況而去受戒。
例如禁食八關齋戒,過程中需要禁語禁食,藉此疾病機會來此受戒行動,這樣的八關齋戒可以針對受病苦者來受,對於病苦者是非常有利益的。就像是宗派祖師吉天頌恭,也曾罹患難以治癒的重疾,他的病非常嚴重,人變得非常憔悴,他沒有執著著「我一定要康復」,僅是非常努力修持。
利用病狀,來趁機積聚福德
我們要借此機會來領受八關齋戒,多去看佛像、多使用轉經輪,可以配戴我們結緣的見解脫手環,聽聞解脫的咒語可常常聽,觸解脫的咒語配戴著,如果有朝一日真的面臨死亡,一起火化時,除亡者外,可以幫助到其他很多眾生。
重點是面對疾病時,不要忌諱「死亡」,要去正視死亡這件事情,不要一直想說「我一定要康復,我絕對不能死!」因為為什麼我們會感受到害怕?害怕的主因是自我,「我」一定要擺脫疾病,「我」一定要康復,非常強調「我」必須要康復,另一方面就會想到,假使「我」不康復怎麼辦?這些焦慮、恐懼都來自於「我」。
不要一直想著「我」,想想諸佛
世界上只要自我觀念非常強的話,就擺脫不了恐懼心,因為心中一直想著「我如何如何」時,就一定會強化恐懼感,因此與其一直想「我如何」,不如轉個念,去想觀音、度母、諸佛菩薩,當你的心一直在想諸佛菩薩時,對自我的觀注會減少,恐懼心也會隨之減少。
因此,除了正視死亡之外,也不要想著「我一定要康復」。
貪瞋癡是得病原因
過去祖師也都說過,如果真正懂得佛法的話,即使受苦最終也會帶來快樂,所謂「懂得正法」就是曉得痛苦成因,如同之前所說,我們受苦原因為何?來自於自己內心貪瞋癡三毒,煩惱來自於過去業與煩惱,因為自我太強,因此產生貪欲、嗔恨與愚痴心。
貪欲會造成體內氣方面運行不順,嗔心會造成肝膽功能相關的疾病,愚痴會造成內分泌疾病,因此貪瞋癡造成體內各種疾病,是病苦的主要來源。
為何會有貪瞋癡?主要原因是我們不瞭解取捨的智慧,不曉得正確取捨的道理,因此產生煩惱而造業,因為造業而感受痛苦果實成熟,最根本問題還是在貪瞋癡三毒當中,因此要認識到,我們要擺脫的,實際上是自己內心貪瞋癡三毒。
能建立起此觀念,就具足智慧,曉得應當擺脫的就是三毒煩惱,然後採取具體方法,就是去多發慈悲心、以慈悲心來看待自己所受之苦、自己的疾病。
「比起來,得病是挺好的」
常常這樣想,有天會覺得,「比起來,有疾病也是挺好的」。當然去面對疾病和痛苦,這並不是一件簡單、輕鬆的事情,是蠻需要磨練的。
但你可以盡量讓自己的心不要一直往內縮,盡量往外看,去憶念佛菩薩形像、去憶念例如阿彌陀佛、觀音、度母形像,不要一直想自己的狀況、疾病,如此一來,多去憶念、去看佛菩薩身像,你的心會比較容易放鬆。這對於病患而言,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。
《極樂世界發願文》也很有幫助
另外剛剛提到要多念《極樂世界發願文》,多去發願、多播放佛陀話語、咒語錄音,多聽,對於自己都是有幫助的,對於啟發自己的慈悲心與菩提心,都非常有效。
而且,當你內心當中,能對因果業力道理有更深的理解及接受時,你的狀況也會越來越好。以上這些道理,對病患都非常重要。
如果現在沒有生病的人,也不要認為「我身體健康,這些事情與我無關」,並不是這樣。更應當曉得,煩惱會帶來痛苦,現在還沒有感受痛苦,是因為還未成熟而已。
最終我們都有煩惱,跟隨煩惱產生的痛苦,是一定會發生的。認識這點是非常重要的。
煩惱破壞身體平衡,就會不健康
此外,要如何「理解煩惱與身體狀況息息相關」?如同剛剛所說,貪瞋癡會造成身體疾病,因為他們會促使身體中的地、水、火、風、空的運作不協調,因此造成疾病。
譬如我們體內有很多寄生蟲與細菌,細菌又分好菌或壞菌,壞菌數量增加時就會危害到身體,破壞自然平衡,就會因此導致疾病。
壞菌如何增多?當我們嗔心煩惱強時,就會滋養壞菌,讓壞菌勝過好菌。當心中有慈心悲心,好菌就會得到滋養,不會被壞菌壓制。
因此身體狀況與我們內心平衡息息相關,若內心有對眾生的強大關懷、慈心,心中總是寧靜、安樂、祥和,身體也會容易處在均衡狀態,因為地水火風空都處於平衡狀態。
如果心中總是忿忿不平,充滿對他人的敵意、反感,會造成內心衝突,影響五大元素運做而失去平衡,身體就會出現狀況。
五種煩惱,本質是五方佛
因此應當曉得,外在世界與內在五大種,以及內心的貪、瞋、癡、傲慢、嫉妒等煩惱,都是彼此密切相關的,彼此都有關連,心的本性是五種本來智慧,若處於不成熟狀態,就是五毒煩惱。若是成熟清淨本質,就是伍方佛。
地水火風空的五種種姓,就是伍方佛佛母。這些都是清淨佛菩薩境界,與現狀的差別只是清淨與否、是否成熟而已,要有這樣觀念。
若具備這樣觀念的話,看待自己疾病,自己與外在身心關係時,就會更加清楚。若內心成熟時,煩惱就是本來智慧,若不成熟時,我們就是擁有煩惱。
我的五蘊若成熟,就是能救助眾生的本尊佛菩薩
就如同至尊馬爾巴大師曾說過,我的五蘊身在不成熟情況下,就是一切痛苦來源,若能夠成熟,就是救助眾生的本尊佛菩薩。
要這樣思考的話,就知道知道我的疾病從何而來?是與我的煩惱息息相關,自然感受到疾病痛苦,根本原因是來自於內心煩惱,因此這是為什麼我們要努力轉變煩惱,努力去培養慈悲心、去思維因果業力道理,原因在此。
照護病患有非常大功德利益
再來就是照顧病患的照顧者,應當不要一直想著「我好辛苦、好累!」應當去想,這是一個很好累積福德的機會,因為不管你今天照護的是病患或長者,能夠累積的功德利益,都是非常廣大、不可思議的。
顧一個病人,功德勝過照顧比一萬個健康人
比起去照顧一萬個健康的人,去照顧一個病者或需要幫助的病患,後者的福德利益會更大。
我們在成佛前,都需要福德,因此有機會去需要幫助年長者、病患,對於照護者來說,多去想「這是對我來說,去培養廣大福德的大好機會!」,而不要一直去想「這樣好辛苦」。
仁波切接著率領噶爾寺僧團,特別修持催破金剛陀羅尼及藥師佛儀軌,為此做發願。在磅礡威力的祈請加持後,由噶爾寺僧眾先持仁波切及僧團加持過的寶瓶水,揮灑為全場會眾做灑淨加持,接著仁波切先步下舞台,口持藥師佛咒語,逐一為舞台前的病眾加持。
「希望大家好好加油」
仁波切在開始逐一為病者加持前,先拿聖油點了一下隨身跟隨的直播鏡頭,希望遠距的觀看者能同受加持。
看到眼前等待著的輪椅重症患者,仁波切箭步往前,先摸摸病患的頭做鼓勵,再為病患鼻子和額頭,塗抹上噶爾寺聞名的文成公主轉經輪加持油,
接著由噶爾寺僧團依序致贈法照、見解脫手環及極樂淨土祈請文,仁波切為下一位病患加持前,也不忘轉頭比讚,為重症患者及照護者加油。
在為難以行動的輪椅區病患加持完後,仁波切回到舞台前,仍然滿臉笑容地筆直站著,為排隊上台的百位病患們,以噶爾寺轉經輪聖油加持,
同時仁波切也仔細的端視眼前一台台手機,用食指點油,一一為相簿內的各種老少生亡眾生,點額頭一一做加持,同時也為背負眾多親友期待的到場者,拍拍背給予鼓勵。
幾位病患和陪同家屬,在仁波切滿懷笑容、滿手禮物與加持品地、熱情靠近時,忍不住放聲大哭,像是長期累積的疑問、不甘、疼痛與疲憊,都在仁波切的關懷與慈愛中,得以暫時放下與歇息。
下週此時,仁波切已經在飛機上了,在這台灣最後一個行程的最後一場公開會見上,仁波切站著超過兩小時,不忘為各種上台的會眾,提供「聞聲救苦、有求必應」的鼓勵,
不論上台會眾說手腕、頭、脖子、背、腰椎、喉嚨、眼睛哪邊痛,仁波切都像是一個看到遠方兒孫、關懷滿溢的老奶奶一般,細細呵護,並為疼痛處細細上油加持。
共修觀音心咒,共同為病者祈福
會場內,台下大家同心持頌南無觀世音菩薩,以共修之力,共同祈願患者都早日脫離病苦,台上仁波切則滿臉笑容,忙著一一為信眾的小小寵物的骨灰罐,罐上照片的小狗額頭點上加持油,
或為幾張晚送來的手機照片一一加持,或與緩步上台的老爺爺,以額頭頂禮,在同體大悲,同心為患者加油的療癒氣氛中,結束對患者及照護者的加持。
散場時,會眾們先恭送仁波切及僧團離場,接著讓出走廊,讓老病者先離席,之後大家陸續到會場外八張大長桌上,領回自己的親友照片,希望在這樣一場加持後,照片上的每一張燦爛笑容,會在現實生活中,同樣溫暖健康地、持續延續下去。
Image may contain: 1 person, smiling, standing
(source: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archen.tw/posts/2454482941507955?__xts__[0]=68.ARAL1Ahba-Kf0B0Rb-5PBpGBeMrieg0dv8RJdk1IM9fMT_iTIL0lw5ir-D7TxMolHEXYaTYXnjNr65OWsCAau_EFKPRbH6fR-LHz4CuCpCblLqQfPw5tkt4Mc5uwvMW7t6wRiAQvKvCA3kky2Bot6HahySiH93nlT9UKLgStBZbE_Zv1H5APS_AAgB96yiRKpBhJiBXSm4pO2YfVY7GSmqpQNR9jzwkbHz0YoYJApi44lC5yiO-GEKYNUZh97e7bEzjucDO_-_OLIbdLu96PXcCLfQ1VQJzTKIXcEmYM5Um7s0yhZO__jei7dnFjep1uBV256IKh3nAsrG59doy4MPIzMY8&__tn__=K-R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