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atch "E1334 02 海濤法師 加拿大大悲菩提寺 我與噶瑪巴的因緣 國" on YouTube - https://youtu.be/3Tso5LyTA2I
根本上師,指的是在幫助我們證悟到心性、空性當下的這位老師,才是根本上師。在這之前,可能你跟隨上師學了很多禪修口訣,但他不可以稱為你的根本上師,只能稱為你的上師。直到你功德圓滿,能認出你的心性、空性時,那上師才稱為你的根本上師。現在大家對根本上師的稱呼變成濫用了。——桑杰年巴仁波切
https://m.facebook.com/karmapachinabbs/photos/a.769712036378874.1073741825.420646831285398/1159886930694714/?type=1&source=48
一般說來,上師是非常重要的。所謂的「上師」是與妳非常有緣、能夠幫助妳、能夠爲妳顯示妳本性的人才是妳的上師。上師的身份可能是是一位妓女,如果這位妓女告訴妳一句話能夠點醒妳的本性,她就是妳的上師。舉例來說,今天講台上挂的都是噶居派傳承祖師的法相。白教第一位祖師是帝諾巴,他的外表看起來就像一位相當不成功的漁夫,不像現代的上師全身都是閃閃發光的。我們總認爲上師看起來一定是非常漂亮,而且全身會發光的。但我們必須知道外表長相並不能幫助我們。上師也不一定要非常老,因爲他臉上的皺紋與白發並不能幫助妳成佛,而且妳也不是想要找個爸爸。當然,父親的年紀都是比較老大的,我們不可能叫年輕的人爸爸。妳所要找的是能告訴妳究竟本來面目的人,他就是上師
https://m.facebook.com/story.php?story_fbid=636315116511257&substory_index=0&id=267012843441488&ref=bookmarks
噶千仁波切談如何如法承事上師
上師本為佛的法、報、化三身的總集。
至尊吉天頌恭曾說:“上師為佛的法、報、化的化現,即為三世諸佛的總集”。所以對上師恭敬是很重要的。而我所言的根本上師是指能給予我們三種恩惠的重要之人,能給予我們灌頂,教授密法,及口傳教言(在實修上給我們口訣的)即為我們的根本上師。而還有一種為累世緣或累世業的上師,而所謂的累世緣或累世業,是指非常非常多世,不只今世,還有過去非常多世,我們接觸非常多的上師,曾給我們傳授過教法內容,這種是累世緣累世業的關係而形成的上師弟子之緣。
而上師和弟子之間的關係,我們能得到上師的加持,是來自對上師的信解心,是弟子對上師的信心。如果一位非常好的上師在你面前,如果不具信心,是不可能得到加持的。相反,如果上師不具功德,而弟子信心充滿,亦能得到所有的加持。
上師未和弟子結成師徒關係時,需互相觀察,上師觀察弟子一段時間,弟子觀察上師一段時間,這是過去所立的一些規矩。而在此五濁惡世,雖然還是用很長的時間來觀察上師或弟子,但是與以前還是不能相比較。因為以前的上師和弟子都必須具備的條件,以及所具備的性向,都有很嚴格的規定,可以觀察。但因時代變遷,這些條件和性向已經難以找到,而再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呢,也只能觀察到上師的弊病。而上師在找弟子方面,能夠找到可以承受他的教法的弟子也很難。所以,上師和弟子的關係在這個時代有點不相應。
在這世上,要找到一位具格的上師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難的事,而在《事師五十頌》中有言,上師必須具備十種性向,而這十種性向在現世中是沒有辦法那麼具足圓滿。
如:對密續的善愛就是對貪、嗔、癡等過失在心續上產生的義理能夠完全了知;在戒律上完全清淨,沒有一絲一毫的損毀誓言;對是否具備這些條件要求非常嚴謹。但如今要找到符合這樣條件的上師是非常困難的。所以,我們要依止的上師最重要的一個特性一定要了解,如果有這樣的特性就可以依止,這個特性就是對他人自然地升起慈心與悲心,如果具足就可以依止。
特別是進入密乘修行,現在,各佛法中心都有上師常駐,弟子要很恭敬的對待上師。即使是上師沒有具足有如《事師五十頌》中所說的功德,但因為對上師的虔誠清淨的恭敬心,仍然能獲得上師清淨無間斷的傳承加持,如此,也不會毀損了上師與弟子之間的三昧耶戒。弟子如果對上師懷有疑心的話,甚至因而升起邪見,這樣對上師與弟子二者之間都種下了一個惡因。
密乘裡,我們稱上師為金剛阿阇黎,上師的身語意總攝三寶,上師的身是僧寶、語是法寶、意是佛寶,也就是十方三世諸佛的化身總集,依止上師就等於依止三寶。
就意義上來說,上師就是三寶,就功德方面來說,上師的功德勝於佛。那是因為上師教導你佛法,所以你才能聽聞到佛法,才能得到佛法修持上的進步。如果沒有上師的教導,你無法聽聞及修持佛法,也不容易獲得利益與進步。
為什麼這麼說呢?那是因為上師在佛法的修持上非常有經驗,他清楚了解每一個階段,而給予我們實修上的幫助。唯有透過上師,我們才能得到灌頂、密續的宣說、口訣的傳授。
只有經典於修行來說是沒有用的。舉個例子來說吧,有一個人要去拉薩,如果跟隨一位有經驗的嚮導,就可以安全地到達拉薩,而且嚮導還可以為他介紹沿途的風光,規避走錯路的危險。但如果僅依照手上的圖紙去拉薩的話,雖然在地圖上知道距離有多遠、哪裡要轉彎,但與實際情形還是相差很多。
初學佛法時,上師給予我們分別解脫戒,告訴我們世出世間的種種苦的想像、造成苦的原因,依次給予戒律,讓我們知道行善就能得到安樂,而痛苦就是煩惱業的集合,這是我們初學佛時依止上師所得到的。
接下來,要在世間得到解脫,讓自他都脫離痛苦,上師給我們大乘菩薩戒,讓我們依止大乘的戒律來修持。
密乘或稱金剛成乘,金剛是表示其
當我們證悟空性時,可以徹底了解
上師告訴我們,心如何在“因”上
今天所開示的《事師五十頌》談上
因為現在不必過去賢劫時的修行條
我們要知道,雖然上師有著某些過
同樣的,時常生起懷疑心、慢心、
具德上師的心是非常柔順平和,不
上師要具足忍辱的功夫,並且將忍
上師的心是正直無欺的。上師不會
https://m.facebook.com/photo.php?fbid=436025496582705&id=100005257744695&set=a.103819423136649.4404.100005257744695&source=48
不是找個上師教你行、住、坐、
臥、吃飯、走路,也不是做世間
的法事驅除那些鬼障、
魔障讓你永享天福,不是這樣。
我們為什麼去找一位善知識,
找功德無上的一位上師?
因為我們要脫離輪迴,
要去分辨取捨善惡,
這是尋找上師的真正目的。
——大寶法王噶瑪巴(2009.6.27)
https://m.facebook.com/17Karmapa/photos/a.503856979648957.118071.342043039163686/1033276640040319/?type=1&source=48
依止上師,是剛剛開始學佛時,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。如果因為不如法地依止上師而誤入歧途,那就白白浪費了珍寶人身。人生苦短,在短暫的一生中,遇到正法很難;遇到真正的善知識——金剛上師就更難;此後,能依止金剛上師如理如法地修行,更是難上加難。所以,要想學正法,本身就存在一系列的難題。但是,我們既然學佛,就要學一個正規的法,走一條正規的道路。
佛教就像一個超級市場,其內容十分豐富。如寧瑪巴的《大幻化網》裡講,佛法可分為五乘:第一是人天乘;第二是聲聞乘;第三是緣覺乘;第四是大乘顯宗的菩薩乘;第五是密乘。無論你想求的是什麼,佛教中都應有盡有——想求人天福報,有人天乘;欲求自利、個人解脫,就有聲聞乘;不僅自利還要利他,那就有菩薩乘和速道密乘。超市裡有各色商品,可以任君選購;同樣,在佛教裡,從世間法到最頂乘的無上大圓滿,也有一層一層的很多修法。其中要選擇哪一個,完全由自己決定,這是每個人的自由。
...
佛教就像一個超級市場,其內容十分豐富。如寧瑪巴的《大幻化網》裡講,佛法可分為五乘:第一是人天乘;第二是聲聞乘;第三是緣覺乘;第四是大乘顯宗的菩薩乘;第五是密乘。無論你想求的是什麼,佛教中都應有盡有——想求人天福報,有人天乘;欲求自利、個人解脫,就有聲聞乘;不僅自利還要利他,那就有菩薩乘和速道密乘。超市裡有各色商品,可以任君選購;同樣,在佛教裡,從世間法到最頂乘的無上大圓滿,也有一層一層的很多修法。其中要選擇哪一個,完全由自己決定,這是每個人的自由。
...
雖然諸佛菩薩希望大家都能修解脫法,不要去追求人天福報,但這只是他們的期望而已。他們既不會勉強所有的人都去修密法,也不會勉強所有的人都去修大乘法或小乘法。因為眾生的根機不一樣,而一個法門能不能度化所有的眾生呢?顯然是不能的。
正是由於這個原因,釋迦佛才會一轉、二轉、三轉法輪,傳了八萬四千法門。如果僅僅一個法門就能夠度化所有眾生,佛也用不著說那麼多的法了。
近代太虛老和尚提倡的人間佛教,主張建立慈善機構、承辦社會福利,幫助人或動物,解決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問題。行持這些善法可以說是人天乘,也可以說是大乘菩薩的行為。因為,大乘菩薩非但不排斥,而且十分讚歎除了傳法和勸人修行以外的其他利益眾生的事業。至於,這些善行究竟是大乘菩薩的行為,還是世間法,端視行善者的發心動機決定。
凡是只考慮自己的解脫,無論聞思修或做世間善法都是小乘的道路;凡是考慮其他人的解脫,不要說聞思修,即使外表上是造罪,也是積累成佛的資糧。佛經裡有許多這樣的公案。我們經常為了自己去放生、修法⋯⋯,表面上做得非常好,但實際上,從根本上已經錯了。
那是不是,所有為他人著想的事情都是正法呢?也不一定。社會上確實有很多善良的人,每當見聞他們的事蹟時,我都感到非常慚愧。他們也不是學佛的人,也沒有說為了度化眾生而成佛,但是他們做得那麼好,這是有目共睹的。而我們天天從早到晚念了一遍又一遍:為了度化眾生發菩提心。但只是口在念,我們的心行是否與之相應呢?
總之,只有為了眾生的解脫而行利益眾生的事業,才是正確的路,也才是我們要走的菩提之路。但要如何走在這條正道上呢?那就需要一個具格的人引導,我們才能順利地走上這條菩提大道。
這就好比,無始以來,在生生世世流轉輪迴的過程中,我們肯定學了很多次世間的學問,只是現在想不起來了。然而,如今只學其中的一種,尚且需要一位老師的引導,否則難以完全掌握。謀求自己的利益,是我們生生世世做慣的;而放下一己之私、全心利他,卻是無始以來我們從未做過、想過,甚至連作夢都很少夢到的。現在,佛要求我們把無始以來一直做慣的放下,去接受一個從未想到的事物,該有多難啊!如果沒有一個具格的善知識引導、協助,我們一定無法安穩地行走於這條正道上。由此,更突顯出擇師的重要性。
~節錄自堪欽慈誠羅珠《金剛上師與灌頂》~
正是由於這個原因,釋迦佛才會一轉、二轉、三轉法輪,傳了八萬四千法門。如果僅僅一個法門就能夠度化所有眾生,佛也用不著說那麼多的法了。
近代太虛老和尚提倡的人間佛教,主張建立慈善機構、承辦社會福利,幫助人或動物,解決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問題。行持這些善法可以說是人天乘,也可以說是大乘菩薩的行為。因為,大乘菩薩非但不排斥,而且十分讚歎除了傳法和勸人修行以外的其他利益眾生的事業。至於,這些善行究竟是大乘菩薩的行為,還是世間法,端視行善者的發心動機決定。
凡是只考慮自己的解脫,無論聞思修或做世間善法都是小乘的道路;凡是考慮其他人的解脫,不要說聞思修,即使外表上是造罪,也是積累成佛的資糧。佛經裡有許多這樣的公案。我們經常為了自己去放生、修法⋯⋯,表面上做得非常好,但實際上,從根本上已經錯了。
那是不是,所有為他人著想的事情都是正法呢?也不一定。社會上確實有很多善良的人,每當見聞他們的事蹟時,我都感到非常慚愧。他們也不是學佛的人,也沒有說為了度化眾生而成佛,但是他們做得那麼好,這是有目共睹的。而我們天天從早到晚念了一遍又一遍:為了度化眾生發菩提心。但只是口在念,我們的心行是否與之相應呢?
總之,只有為了眾生的解脫而行利益眾生的事業,才是正確的路,也才是我們要走的菩提之路。但要如何走在這條正道上呢?那就需要一個具格的人引導,我們才能順利地走上這條菩提大道。
這就好比,無始以來,在生生世世流轉輪迴的過程中,我們肯定學了很多次世間的學問,只是現在想不起來了。然而,如今只學其中的一種,尚且需要一位老師的引導,否則難以完全掌握。謀求自己的利益,是我們生生世世做慣的;而放下一己之私、全心利他,卻是無始以來我們從未做過、想過,甚至連作夢都很少夢到的。現在,佛要求我們把無始以來一直做慣的放下,去接受一個從未想到的事物,該有多難啊!如果沒有一個具格的善知識引導、協助,我們一定無法安穩地行走於這條正道上。由此,更突顯出擇師的重要性。
~節錄自堪欽慈誠羅珠《金剛上師與灌頂》~
凡是從藏地出來,穿著紅衣,頂著活佛、仁波切、堪布頭銜的,都是具格的金剛上師嗎?
目前的狀況,往往是一些從藏地出來的、穿著紅衣的人,自稱是活佛、仁波切或堪布。很多人便在不了解他的背景,也不知道灌頂須具備哪些條件的情況下,貿然去接受灌頂。如果依止、接受灌頂之後,永不退失信心,那倒也無妨,但實際上又不是這樣。很多人都是一窩蜂、盲目地去接受灌頂、傳法,待他離開不到一星期,就開始毀謗——「喔!我們看錯了,他(上師)既沒有修證、沒有戒律,⋯⋯甚至連人品都不好。」、「你的上師不如我的上師;我的傳承比你的傳承好;我的教派比你的教派好」等等。這種情形相當普遍,也令人擔憂。
由上可知,在所有的上師中,對密乘上師的要求最嚴格,特別是對修證的要求,因為證悟不是很容易的事。密法絕對不允許你盲目地依止上師,它嚴格地要求你再三地觀察,選擇好上師後,再依止他聽法、受灌頂。
...
由上可知,在所有的上師中,對密乘上師的要求最嚴格,特別是對修證的要求,因為證悟不是很容易的事。密法絕對不允許你盲目地依止上師,它嚴格地要求你再三地觀察,選擇好上師後,再依止他聽法、受灌頂。
...
此後,有一個更重要的要求是——從今以後,無論發現他有什麼樣的過失,都不要退失信心。這位上師有功德也好,沒有功德也好,你都要認真地依止,否則就會造業。
~節錄自堪欽慈誠羅珠《金剛上師與灌頂》~
~節錄自堪欽慈誠羅珠《金剛上師與灌頂》~
如何依止自己的上師
索達吉堪布開示你想要去一個陌生的地方,必須要找到一個嚮導,這樣才能省時省力,快速地到達目的地。修行是生生世世脫離苦海的大事,更需要一個在修行上有修有證的人的引領與指導,否則,自己摸索,道聽途說,盲修瞎練,會讓你失去今生解脫的機會。所以,對一個真心渴望解脫的人來說,依止一個具德的上師是十分重要的。
在我們修行的過程中,每個人會因不同的緣分遇到各種上師。有的給你皈依,有的給你傳戒,有的給你灌頂,有的給你竅訣令你證悟。這些上師可能是一位,也可能是幾位。給你傳承、灌頂、令你證悟自性的上師是你的三恩根本上師,他是對你最有恩、最有幫助的人。
上師是三世諸佛的總體,即其身為僧眾、語為妙法、意為佛陀,總集三寶;又身為上師、語為本尊、意為空行,總集三本尊;又身為化身,語為報身,意為法身,總集三身。上師是過去諸佛之化現、未來諸佛之源泉、現在諸佛之補處。
從慈悲與恩德方面來講上師超過了一切諸佛,因為上師攝受了賢劫諸佛也不能調伏的-我們這些末法時期的可憐眾生。佛陀說:“上師即佛亦即法,如是上師即僧眾,一切能做乃上師,師為具德金剛持。”佛陀說:“沒有上師之前沒有佛,千劫諸佛等一切如來都是通過上師的竅訣而成就的。”
阿難曾經請問世尊:“在修行的過程中是不是大部分成就都來自於上師?”世尊回答說:“不,不是大部分,而是全部。”
一個人修行所得的所有成就全部來自於上師!沒有上師不可能有任何成就,沒有上師不可能有任何機會解脫。就好比一個病入膏肓的人,要想痊癒必須要依靠一個良醫,才能挽救生命一樣。所以想徹底解脫,必須要依止上師!
那麼,究竟怎樣依止上師呢?首先要觀察選擇上師,然後如理如法地依止上師,最後是修習上師的意行。
末法時期,很多惡知識特別善於偽裝成善知識來欺騙迷惑眾生,有的是魔化現,有的是普通人裝扮騙錢財,有的是普通出家人自稱“活佛”、“某菩薩再來”等等,魚龍混雜,行行色色。
如果不經過觀察盲目依止了一個普通人,結果不會有任何成就,白白浪費了珍寶般的人身;如果依止了“邪師”、“魔師”、“騙子師”不僅得不到解脫,還會一同墮落金剛地獄。這不是兒戲,不是小事,千萬要小心!所以在依止上師之前一定要有耐心,要用智慧去識別真偽。一定要依止具足法相的上師。
這樣的上師一定具有無偽的慈悲心、廣大的智慧、清淨的傳承、圓滿的灌頂、殊勝的竅訣。
現在有幾種現象。比如很多居士看了某些高僧大德的書及光碟就把他當成自己的上師,而且還互相比、互相爭,這都是不如法的。實際上他根本不可能成為你的上師,因為你無法得到他的傳承、灌頂與竅訣。
因此你所依止的上師除了具足法相外,還要考慮到能否親近他,隨時與他溝通。因為在末法時期修行,你會遇到各種違緣、障礙、困難、問題,會被惡劣的外境影響而糊塗、迷惑、顛倒、甚至退失道心。上師會時刻關注你,他會在任何一個關鍵的時刻直接地、隨時隨地地幫助你、提醒你、指點你、鼓勵你、引導你,讓你不偏離修持的正道。在他的呵護與加持下,你才能證悟自己的本性,達到徹底的解脫境地。所以如果你依止上師卻得不到傳承,或者得到傳承卻不能隨時親近,這樣的依止對今生的解脫沒有太大的意義,只是結個善緣罷了。還有些人依止上師卻根本不知道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傳承,也不了解歷代傳承上師的情況,也不知道法脈相傳的過程,而且上師也沒有給你講經說法,卻指望見一兩次面就能令你證悟。現在的人哪有這樣的根基?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。
還有的人依止了上師卻根本無法與上師溝通,上師給你念了、加持了、但你什麼也不懂,有些連詞彙也聽不懂,這樣的依止一樣什麼也得不到。依此來講,成佛沒那麼容易,沒那麼簡單修行、解脫是多麼重要的事,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唬弄自己,不要欺騙自己,在沒有證悟之前,很多地方不懂不明白,這不要緊,但千萬不要裝懂,這樣會害了自己,等到有一天明白的時候特別後悔,但是已經晚了。千萬不要讓這樣的悲劇發生。所以對一個真正想修行、想解脫的人來說,首先認真觀察選擇上師是十分必要的。
經過認真地觀察,如果這個上師具足了上述的條件,你就可以依止他了。然而依止也是有方法的,否則的話,依止也得不到加持。或者說:不如理如法地依止,不僅得不到加持,還會有罪過。那麼怎樣才能正確地依止上師呢?
其中最最重要的是:你要將上師視為佛!因為只有把上師視為佛了,才能得到佛力加持。事實上,上師是三世諸佛的總體,是佛陀為度化眾生而示現的凡夫相,他就是佛的一個化身。如果你將他視為佛了,就能得到佛的加持;如果你將他視為菩薩了,就能得到菩薩的加持;本來他是佛,你卻將他視為凡夫,你只能得到凡夫的加持,得到眼前暫時的利益。
在漢地就是因為不了解這一點,只依靠自己的力量修行,得不到佛力的加持,所以解脫的人特別特別少,這是非常非常可惜的。做為一個凡夫,你根本無法想像上師的加持力量有多大。可以這樣說:上師無所不在、無所不知、無所不能!在修行過程中如果出現違緣、障礙時只要猛力祈禱上師,真正依靠上師,所有的違緣、障礙會立即消失。有了上師什麼都不用怕,不會有事,什麼都能解決。你把上師當成真正的如意寶,好好地珍惜他,真心地依賴他,虔誠地信任他,他能為你安排一切,他能給你一切!
(誓言莊嚴續)中說:十方劫中勤觀修,具相隨好之本尊,不如剎那念師勝;念咒修法千萬遍,不如祈師一遍勝。所以說:上師是一切功德與加持的來源,要想達到功德圓滿必須得到上師加持,要想得到加持必須要培養對上師的信心。信心是一切成就的根本,培養對上師的信心是至關重要的。
那麼怎樣才能對上師生起真正的能夠得到加持的信心呢?
想生起信心就能夠生起信心嗎,沒那麼簡單,能夠對上師生起信心也是靠修持得來的。除了你要了解上師的廣大力量之外,重要的你還要了解上師的功德:上師的慈悲象太陽,無論你美醜、善惡,他都一樣的溫暖你、普照你;上師的胸懷像大海,無論你怎樣的愚癡顛倒、罪孽深重,他都一樣接納你、包容你。他像一個辛勤的園丁,在你的心中播下解脫的種子,然後澆水、施肥、鋤草;他像一個醫術高明的醫生,疹斷、治療、清除你身、口、意中的貪、嗔、痴三毒;他像一個嚴厲的父親,又像一個慈祥的母親,用心良苦、苦口婆心;他視你為父母、他視你為兒女、他視你為自己身上的肉;無論你在地獄、在人間他都會尋找你,引導你;他能捨棄自己的一切,包括生命,卻永遠不會捨棄你;你過去、現在、未來所擁有的所有的幸福與快樂全部來自於他的加持與恩賜,他比你今生的父母對你的恩情不知要大多少倍。因為有了他你才能永遠地脫離輪迴苦海,因為有了他你才能獲得永遠的幸福樂......。
所以說:對上師的恩德,哪怕是千萬次的獻上生命,哪怕是千萬次的粉身碎骨,也無法報答他生生世世的救度之恩!當你時時刻刻這樣憶念上師的功德與恩情時,你怎麼能不淚流滿面,你怎能不如法修行,你又怎能不珍惜他呢!
當你時時刻刻去思維上師的功德與恩情時,你就會對上師生起無所懷疑、萬分的恭敬及堅定信念!同時也會生起對萬事萬物無所畏懼的勇氣!如果上師說:從這個高樓上跳下去!沒有理由、沒有原因、就是讓你從此跳下去,如果你能毫不懷疑、毫不遲疑地照做的話,才可以說,你真正具足了對上師真實無偽的信心!此時就如同打井找到了泉眼,加持就像噴湧而出的泉水會源源不斷地進入你的身、口、意。你的修行會在上師這樣的加持下有一個重大的飛躍與突破,甚至在瞬間圓滿。
所以說:對上師越恭敬、信心越大,加持越大,成就越快、越大、越圓滿。但是可以客觀地說:對上師生起這樣的信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需要有一個修習的過程。如果你對上師暫時無法生起這樣的信心,也不要著急,只要好好祈禱上師三寶加持,按照正確的方法去修持的話,終有一天你會對上師生起這樣的信心的。
所以為了自己及父母眾生生生世世的解脫,你要好好地依止上師,你要誠心誠意、一心一意地依止上師。上師說一你做一,上師說二你做二,你要把自己的身、口、意全部供養給上師,不要夾雜一絲一毫自己的知見。你要如理如法,老老實實,認認真真地修持,這才是對上師真正的供養。
在你對上師生起了信心,在上師攝受你的過程中,他會根據你的根基、福報、習氣、層次,採用不同的調伏方法,或批評、懲罰,或呵斥、打罵。做弟子的一定要明了:正是這種方法才能使你更清楚地了解自身的煩惱、習氣所在,然後修正它、超越它。
上師的一句呵責、一次打罵會強行地消除你需要修行多年才能除的業障,這是真正的最大加持。在很多的修法中這是最殊勝、最有力量的竅訣。做為弟子的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,無論上師怎樣做,都要把此看成是調伏自己的方便,千萬不能看上師過失,不能生起嗔恨心,不能誹謗上師,更不能捨棄上師。否則破戒的果報是非常可怕的。
明確了依止上師的一切方法後,最後就可以修學上師的意行了。所說的修學上師的意行,是指對上師的慈悲、智慧、功德,及其它行為進行觀察後,隨時照此學習、修持,並不知疲倦地精進修持上師所傳的法要。依靠信心,由信心產生加持後,再由正確的修持方法,就能將上師相續中的一切功德全部納入自己相續中,最後達到與上師無二無別的圓滿境界,這種修法叫上師瑜珈,也叫上師相應法,以對上師具足信心,時時祈禱上師為要,這是密法中快速成就的捷徑,是最最殊勝的修持方法!我從七歲出家,在此後十幾年的修行中,修習了很多顯密經典,及很多方法,但只有在依止了我的根本上師-晉美彭措法王並修習了上師相應法後,才真正懂得了佛法。
總的說來:人身難得今已得,佛法難聞今已聞,上師難遇今已遇,大家千萬要珍惜!要真心的發誓:
為了上師三寶不惜失去自己的生命,不惜失去自己的一切!要真心的發誓:
為了在今生得到解脫不惜付出任何代價!只要相信上師,相信佛法,相信自己,只要相信上師三寶的加持,自己具足信心,精進修持,在此生一定會得到真正的解脫!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riskerislottor/posts/998499346837274
《如何尋找上師和做弟子》(十)
宗薩欽哲仁波切
比學識淵博更重要的是持守戒律。許多喇嘛不遵守戒律。戒律有三種層次。第一是別解脫戒,指的是有沒有傷害其他眾生,這點很重要。如果一個喇嘛傷害了其他人,他即是破了這個戒,尤其這個喇嘛又是比丘或比丘尼的話。他們必須要尊重這個戒,戒律很重要。
比別解脫戒更重要的戒律是菩薩戒。一位上師可以離棄他的學生嗎?其實學生絲毫不需要擔心被上師拒絕,因為上師是不被允許拒絕學生的,上師不能夠拒絕學生!如果這位上師真的是一位持戒嚴謹的上師,即使只是離棄一個有情都算是破了菩薩戒!所以我們要問:這位喇嘛遵守戒律嗎,不只是遵守別解脫戒也包含了菩薩戒?
除此之外,如果你的上師是金剛乘的老師,金剛乘的戒律絕對是非常重要。所以,我們要尋找一位學問淵博的上師,更重要的是尋找一位遵守戒律的上師。而最重要的是,你可以有一位愚笨的老師,他學識不怎麼淵博,或者一位不馴的老師,持戒也不是很嚴謹,但有一項,上師必定要具備的第三項特質,那就是慈悲。上師必須要有慈悲心或具足美德。事實上,這些特質都息息相關,一位真正慈悲的上師肯定會持守戒律並且學識淵博。基本上,如果我們要為上述三項特質的重要性排序,根據帕楚仁波切,慈悲被認為是上師最重要的特質。
〈本文譯自英文Gentle Voice第25, 26期〉
創巴仁波切曾說︰上師與弟子間的真實友誼應是直接與完全的溝通,所謂「兩心的交會」。上師敞開自己,你也敞開自己,你們二人相會在同一時空。要與上師成為知心的朋友,他必須對你一清二楚;你絲毫不加隱瞞——就是一切放下。譬如你動作笨拙,或與他握手時你的手很髒……,諸如此類的事你都不該在意——直以你的真面目呈現即是。「放下」,是將你「心理的全身照」擺在上師面前,照片上包括你全部的缺點與怪癖。與上師的坦誠相見並非為了讓他覺得你很不錯而給你點什麼,目的是讓他看見真正的你。
分享來自︰敦都仁波切
https://m.facebook.com/story.php?story_fbid=501160956731834&id=100005138020981
Many good articles are extracted from fb friends : Sonnam Tashi & 梁志強
Thank you for their sharing!
Most pictures are sourced from Internet. Thank you! _/|\_
-----
Oh Wow cool summary of Guru and disciples relationship just shared by Venerable in fb.
https://m.facebook.com/story.php?story_fbid=992145837474531&id=100000373720274
有句話說:「年復一年地禪修,不及憶念師父的一刹那!」這是很深奧的道理。
一個真正的修行人,遲早會遇到自己的師父,當多生的那份緣成熟,師徒相遇,弟子的內心總是有莫名的觸動,或悲愴、或欣喜、或釋然、或感傷難以言表。
多數是師父找弟子,有時也看似是弟子找上門來,但師父心中自然明瞭,當師父一眼認出了弟子時,而你卻全然不知。
師父會以特殊的方式來點化你,使你自己來到師父的面前。接下來是艱難的磨合,總要好幾年的時間。
如果是你真正的師父,他也許會責駡你、擺佈你、冷落你、抬舉你、寵愛你、放任你,經過不斷地熱炒冷拌,讓你雲裡霧裡、山高谷底、天上人間、摸不著底。因為不打你不醒、不棄你不安、不傷你不懂、不折你不乖、不痛你不歇、不壓你不伏……真是愛恨交加,受盡折磨。
然後你也不斷地試著逃開,而又無可奈何地乖乖溜回去,因為你發現你根本無法離開你的師父,你必須依止他。你還會急於知道接下來他又會給你一點什麼顏色瞧瞧。
師父像烈焰,太近會被燒灼得遍體鱗傷,太遠又感覺到寒冷,要保持恰當的距離太難了。此是師父強化有為,而令弟子進入無為中道。
弟子總在不斷地表白自己,然而你卻總是一敗塗地,師父根本對你的表白置之不理,你只能乖乖地降伏自心。依師如覓愛的感覺,但又有別於男女之間的那種。你會發現你十分渴望見到你的師父,乃至於提及師父時心中的那份喜悅,難以言喻。
但如果你真流於世俗的感情,那麼你已經自動地取消了自己依止修行的資格。
有時見到師父你又會緊張異常,恩師就像一面明鏡,從內在散發的那種清淨,覺性,智慧,讓弟子照出了自己業障深重。在師父面前,弟子慚愧萬分無地自容,滿腹話語,又難以啟齒。
這樣來來回回的磨練,等弟子身上粗重的習氣磨掉後,你才能建立內心對師父完全的「信任」,這時師徒間才會有傳承性特質的溝通。這時你才有能力感受和領悟到師父語笑言談中無盡的悲心與方便,你才能體會師父為弘法利生一路走來的苦難與辛酸,你才能看懂師父的缽中飯,杯中茶,笑中淚……做弟子難,為師更難。
具德的上師是延續我們的慧命,引領我們出離生死走向解脫到達光明彼岸的大恩人。師尊之恩恩深似海,縱粉身碎骨難以為報。如不是恩師的慈悲,弟子尚不知要在人生的歧路上流浪到何時,弟子必會生生世世報答師恩。
在恩師的調伏下,你發現你的眼神越來越來柔和,總是善於發現他人的優點與善良。你的言語越來越溫煦,生怕傷害別人的心。你的心越來越慈軟,甚至於對傷你最深的人,你也會生起無盡的慈悲,為他找到合適的理由。
當你靜靜地憶念師父的時候,師父的一言一行,舉手投足,音容笑貌總是在眼前浮現。那清淨的本心和雀躍的姿態,時而如孩童般的純真,時而如佛菩薩般的慈悲,時而如長者般的莊肅,時而如春風般的和煦,師父時時處處散發著自然的魅力。
師父就像一塊吸鐵石,而弟子就是一塊未經淬煉的生鐵,牢牢地被師父吸引,無法逃離。你完完全全被他攝受,甘願降伏自己于你的師父,以你清淨的身語意供養你的恩師。
那些良善的特質像光芒一樣映透你的心扉:敞開,接納,寬容,慈悲,清淨,明覺,智慧,安祥,淡定……甚至那猶如親人般的溫柔,勇士般的憤怒,都像一場場清涼的甘露法雨,長久滌蕩著你的心靈。你內在同樣的特質也被激發出來,你多麼願意像你的師父那樣。
你深知證悟者的一切所為,都是隨緣恆順利益眾生的方便示現,其本身已無任何過患,是光明心性的自然流露。漸漸地,你發現你的心胸越來越敞開,心量越來越大,身心越來越柔軟,能承擔的越來越多,你在回歸自性。而這些都源自於師徒間心心相應的傳授,無需言語。
弟子視恩師如佛如菩薩,師徒間相應法的修持,有著無量的傳承功德與加持利益。你得到了最親近的法脈傳承,得到了活生生的所謂的「法」。這也必須具德具緣,世上有多少缺陷就有多少種修行的方法。
在師父面前不要隱瞞你自己,把自己毫無保留的展現給你的師父,無論你有怎樣的缺陷,請相信你的師父,他會以最大的悲心來救度你。
你越是執著什麼,上天越會給你出什麼考卷,非要你放下,這是佛菩薩的慈悲,上天對你的恩賜,就看你明不明白,挺不挺得過。
在最薄弱處修,在哪兒跌倒了,就只有在哪兒站起來,立穩腳跟。
找到能激發你慚愧心、出離心,讓你對佛法生起大信心的師父,全身心地依止他。用心悟、用心修、用心行,直到把心放下,直到你對這個生滅無常的世界再沒有任何意見,任何牽掛。
證悟之前,不要離開善知識,若相應,就恭恭敬敬的依止你的師父吧,他將幫助你得以證悟,引領你走向解脫,在師承裡你所需要做的就是聽話。
沒有人可以告訴你,你的師父到底是誰,大解脫自在的師父可遇不可求。若你憶念他,那麼請相信,他也許正在憶念你。或許在某個路口,某一天,某一刻,你努力的機緣成熟了,宿世的因緣,不懈的努力,總會相遇,珍惜!珍重!
作 者 : 了 凡
断疑生信 ☸ “弟子将身心完全托付于上师”就
2016-03-29 如意心宝 问
“弟子将身心完全托付于上师”应
答
“上师瑜伽”、也就是“上师相应
一个弟子依止上师该有什么心态?
密勒日巴尊者并不是什么都不肯做
——《大手印了义炬》开示
https://m.facebook.com/story.php?story_fbid=744537065682117&id=100003774920040&ref=m_notif¬if_t=group_activity
【上師與弟子的關係】
學生與上師之間的關係,明就仁波切回答說:「在西藏跟隨上師有三種模式:第一是蜜蜂式:老師像花朵,學生是蜜蜂,法教是花蜜,你可以跟隨不同的上師學習。第二是跟隨主要一位上師的模式:有些人太多上師會變得很困惑,選擇一位主要的,但要選擇有傳承、有具德的上師,但你還是可以去聽別的上師教導,但有一位主要的上師。第三是隨機模式:某一位上師讓你認證心性,就成為你主要上師。不論哪種模式,結果都一樣。
------
Dzongsar Rinpoche's new book : The Guru Drinks Bourbon 上师也喝酒?
Great book to read !
______
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釋迦牟尼佛,但有時候最不熟悉的也是祂。
有很多人修持之後就忘了教主是釋迦牟尼佛。口裡講的都是「我的上師」、「我的本尊」,卻忘了「我的教主」。我們要記得釋迦牟尼佛,隨時恭敬他、感恩他,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,尤其釋尊是整個佛教法脈的源流,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,我們一定要記住。
~噶瑪巴尊者
地點:美國紐約噶瑪三乘法輪寺
https://m.facebook.com/groups/1071173226278970?view=permalink&id=1507221196007502